只是不知,这个人是谁,目的又究竟是什么……
不多时,娄全金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被呈了上来。
在风雪之中,周钧在大营场院上,举行了军议会。
三军将领,得了军令,陆续从各处营地来到中军。
眼见众将到齐,周钧站上高台,指着案台上娄全金的首级说道:“此人假传圣旨,发起兵乱,使得许多将领蒙受不白之冤,更使得军中险些发生内讧!对于此等贼人,当杀否?!”
场院之中的众将,闻言齐呼道:“当杀!”
周钧当头的第一句话,便是把整件事定性为叛乱。
周钧:“吾等与叛军作战多月,如今兵临范阳城下,眼见破城之日就在眼前,天下安定已然在即。偏偏在这时,有人居然使出此等卑劣的手段,以假圣旨来离间军中将领,再借此来解范阳之困,使得贼军得到喘息之机。这背后的人,诸位请想想,究竟是何许人也,是否当杀?!”
众将再呼道:“当杀!”
周钧的第二句话,便是俗称的『盖帽子』,将整件事情引到当下的河北战场上,又将范阳城中的叛军作为怀疑对象,一边可以唤起军中对叛乱之人的仇恨,一边也可以激发将士的求战意志。
周钧又说道:“军中有些将领,与贼人里应外合。不顾昔日袍泽之情,是为不仁;不理上官提拔之恩,是为不义;不顾国家社稷只图私利,是为不忠!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之徒,留之又有何益,当杀否?!”
在一片喊杀之声,周钧招了招手。
一众士卒,将上百名被脱去将甲和官袍的文武官员,押到了场院之中。
这些官员,都是名单上的人,也就是那些在兵乱之中,站队李隆基那一边的人。
在凌冽的寒风之中,上百名文武官员跪伏在地上,看向周遭,心知不妙,纷纷高声求饶。
有人呼道:“对天起誓,吾忠于大唐,绝无二心!还请大帅明察,勿要错杀忠良!”
有人又呼道:“末将冤枉!那天使拿来的圣旨,诰命、仪制、皇玺等等一应俱全,吾等实在没有瞧出破绽!这才中了圈套!还请大帅开恩!”
其中,有朔方军中的大将,向郭子仪不停磕头,额头渗出的鲜血,染红了冻土,口中喊道:“副帅!末将是你一手提拔的,这次兵变实乃无奈之举。前前后后,那娄全金数次想要对你用刑,是我和其他将领尽力作保,才没有让他得逞!末将对您,对大唐忠心耿耿,还请您向大帅说情,放我一条生路!”
郭子仪闻言,面色凝重,不自觉侧头,看向了周钧。
恰巧此时,后者也转头过来,与郭子仪对视。
看了一眼周钧,郭子仪深深叹了口气,面对场中那些惨呼不止的朔方军将领,慢慢闭上了眼睛。
刀斧手排成数排,来到这些文武官员的身后,两人按住罪囚,另一人提起大刀。
周钧看着场院中的这些人,右手慢慢抬起,眼角微微一抽,片刻犹豫之后,重重放下了手掌。
霎时间,刀光、鲜血混成一片。
一颗又一颗的头颅,从身体上分离,跌入了苍茫的雪地之中。
喷涌而出的热血,将原本的洁白染成了鲜红。
看着满场的尸体,周钧身体微微一颤,整个人站在原地,一瞬间有些失神,亲兵队头王翃呼了几次,他才反应了过来。
王翃向周钧躬身说道:“主上,军中虞侯来问,那些参与谋乱的士卒,是否应当论为同罪,一并处斩?”
周钧沉默了片刻,说道:“将所有参与谋乱的士卒,编入前厢军,在下一次攻城战中,排在前阵,使其戴罪立功。”
说完,周钧没有理会他人,转身离开了场院。
……
半个月后,李嗣业率领四千安西军,抵达河北范阳。
随行而来的,除了许多安西官员和工匠,还有一只庞大到令人瞠舌的辎重车队。
车队之中,有棉花纺织而成的被服,有用作疗伤的蒜精药品,还有数百桶黑火药和一百二十门虎蹲炮。
至此,范阳城的最后一战,准备已经妥当,战事就在眼前。
大唐奴牙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