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各地军兵开始集结,同时驱赶辽民中的工匠,修造各项军事器械,收刮辽民物资,拉派民夫。
召集蒙古盟友。
早就被蛮族打服,乃至彻底收服的科尔沁部最为响应,科尔沁一动,其余部也不敢不动。
皇台吉想要把蛮族八旗中的汉人抽出来,设立汉军旗,不但能削弱各旗主的实力,又能建立自己的势力。
可是经过范程的劝戒,他按下了心中的想法,等打下辽西后,以此威望再来促成此事。
如今大战在即,不当影响军心。
蛮族老奴虽死,但是国家新立,人心齐聚,对于此等军事,各旗蛮将纷纷响应。
代善的两个儿子都劝他以国事为重,加上本旗旗丁的态度,碍于形势也不敢违逆。
因此各部都遵守皇台吉之令,整顿兵马。
大殿内。
除了老面孔,还多了一些新面孔,例如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
阿敏和济尔哈朗,是老奴弟弟的儿子。
老奴弟弟和其长子都被老奴处死,可以老奴的威望,其弟弟的其余后代仍被重用。
阿敏战死,因此皇台吉让其弟,和六哥塔拜共管镶蓝旗。
多尔衮,和其胞兄阿济格,以及年幼的胞弟多铎。
多尔衮为镶白旗旗主。
正白旗,皇台吉不敢让多尔衮胞兄阿济格接管,此人能征善战,年富力强。
正白旗原来杜度代管,他是老奴长子之子,其长子因为威胁老奴的权利,被处死。
杜度因此并不得人心,为了稳固权势,皇台吉选择了让还是少年的多铎亲管。
虽然多尔衮两兄弟掌领了两白旗,可是两人都年少无功,旗中将领还是以皇台吉之命为尊。
如此这般下来。
除了代善能影响皇台吉的权利,其余贝勒都造成不了威胁。
四大贝勒分别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塔拜,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台吉。
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塔拜是皇台吉提拔的,莽古尔泰虽然威信高,只领一旗,不是皇台吉的对手。
济尔哈朗不是老奴血脉,与汗位无缘。
除了代善,唯独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值得皇台吉重视。
阿济格年长,虽然作战勇勐,但是性格粗暴,管理自己的人马都不得人心。
多尔衮,多铎两兄弟年少无功。
因此一年的功夫下来,皇台吉虽然做出了不少的妥协,可也是花了不少的手段巩固了汗位。
虽然在旗主上做了大的变动,可是各旗蛮将都仍然是那些老将,军队战斗力并没有因此而下滑。
各旗甲喇额真阿克敦,呼塔布,穆隆额,阿骨,隆仓,长库,场安,郎阿
这些人是蛮族战斗力的保证。
皇台吉扫视了眼众人,又看向蒙古科尔沁,翁牛特,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克什克腾部各部台吉。
然后就是蒙古军,汉军将领。
这将是他率领内外各方势力,以蛮族大汗的身份,第一次督帅大军作战。
必须要成功,以彻底稳固他的汗位。
“面带枪伤者为上功,赏之以军兵,奴婢,牛马,财物。有罪则或杀,或囚,乃至夺其军兵,妻女,奴婢,家产。”
皇台吉借用先汗之军令,沉声向众人说道。
在场的蒙古军,汉军将领不提,大部分蛮将,不少人都面颈带瘢居多。
这些蛮将,都是靠着战场上的功劳,一步步走到大奴隶主的地位,对这条军令没有丝毫的质疑。
屡经战阵,临阵军令之下,这些蛮将都能做到有进无退。
蛮族的军纪极为严苛,动辄割鼻割肉。
这些蛮将都习以为常,认为理当如此。
因为每当打了胜仗,蛮兵们所获,能远超他们的期望,犹如过节一般喜乐。
其妻儿亦皆欢喜无比,盼着家中多获得四五奴人,以及丰厚的财物。
因此皇台吉军令一下。
蛮族各家蛮人兴高采烈,皆争偕赴。
军心盛旺。
“谨遵大汗之令!”
殿内各将纷纷响应。
受这些蛮将的影响,蒙古台吉和将领,汉军将领同样也面露兴奋,跃跃欲试。
“塔拜,济尔哈朗负责守卫后方。”
两人领命。
“杜度,阿济格,多铎负责海州,拱卫大军粮道。”
正白旗旗兵,以及抽取蛮丁,旗中汉军,高达一万五千余人,足以防守住海州。
没有念到名字的豪格,满脸的兴奋。
豪格是皇台吉的长子,还很年轻,可是皇台吉想要提拔他,所以让其随大军出动,以获得军功。
金江镇的形势,皇台吉已经了如指掌。
朝廷和金江镇的往来奏疏,走私商人早已告知了他。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走私商人最近一两年,越发的活跃,从后金换取了大量的人参毛皮等特产。
对于此事,走私商人闭口不谈。
皇台吉也不敢逼迫这些人源源不断为蛮族带来物资的大财主。
看着皇台吉发号施令。
代善又嫉妒又感觉无力。
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竟然劝他退让,这倒是他没有料到的,对方是如何聚起这股人心的?
代善还是没有想明白。
命运是奇妙的。
在辽东局势大变中,乱世出人才。
程之信巡视于木茂堡,大胜堡,流水堡三堡之间,他在军士中威信甚高。
虽然很年轻,可是志向高远。
犹如一只鹰,在饥饿时依附于人,吃饱后高高起飞,一旦有风云相助,必能凌云出头。
这是史鼐对其人的评价。
出身于低级军户官,总旗之家的人,能得辽东经略如此高的赞扬,可见其才能。
和他这种年轻的将领,军中还有罗明。
罗明负责大凌河堡,处于锦州前方,而木茂堡,大胜堡,流水堡,三堡互为犄角,依山而建,防御锦州左前方。
程之信亲自从马道上了城墙。
马道是方便骑马上城墙的台阶,位于城墙内侧左右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