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齐的官场环境摆在那里,即使是这些大节无亏的基层官吏,虞子祯也不指望他们能清正廉明到哪里去。
所以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虞子祯还绞尽脑汁请了不少声名远播的避世隐士出山。
这些人她都彻底调查过,以确保对方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在证实了对方人品、才学都确实过硬的前提下,虞子祯一点儿也没摆她的皇帝架子,住在京城附近的,她亲自上门邀请,居所实在路途遥远的,她则是全都写了言辞恳切的亲笔信。
除此之外,她还让各地官衙、学堂长期对外宣传她的招贤纳士政策,但凡是有意入仕,为国家、为百姓出一份力的,她都会让人按照规矩,或是直接把人送来京城,或是让对方按部就班一级一级的参加县、州、国考。
那些会被直接送来京城的,基本都是学识、名声兼备的,这些人要么是已经取得了进士、举人功名,要么就是虽无功名傍身,但学识和人品却已经广为人知。
当然,符合后一种情形的人一共也才只有两个而已,且这两个还是虞子祯直接指名要招揽的。
像那些只是在小范围内有些名声的,当地官府可不会费那个劲儿,出人出钱专门送他们进京。
对待这些人,当地官府基本都更倾向于,“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
反正考试是公开透明,没人敢往里伸手的,只要他们有真本事,考出来也一样能做官或者为吏。
至于为什么即使是山高皇帝远的州县,考试也是公开透明,没人敢在这里面弄鬼的,那当然是因为,他们得天眷顾的皇帝陛下就跟开了天眼似的,那些但凡鬼迷心窍朝里伸手的,她全都精准抓出来了不说,而且还全都从重判罚了。
甚至人家还不怕丢人的,直接就把这事儿给公开出去了。
托她的福,各地百姓不仅知道了朝廷整治贪腐、舞弊的决心与力度,而且还全都在她的号召下,成了帮她监督各地官员的、无处不在的耳目。
陈念之因此对虞子祯特别有好感,在她看来,虞子祯一个生长在封建王朝的女子能够有这样的魄力与手腕,实在是太太太难得了。
原本并不相信所谓君权神授的陈念之,甚至因此生出了“或许就是因为她比很多男人都合适执掌天下,所以老天才会在冥冥之中助她一把”的念头。
这个念头一闪即逝,陈念之为自己受到环境影响,也跟着迷信起来失笑之余,忍不住又在心里纠正自己,“就算真如坊间传闻,她能有今天是因为老天庇佑,那这庇佑也一定是因为她值得。”
正所谓天助自助者,虞子祯如果不是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陈念之觉得,她一定不会是得上天垂青的那个幸运儿。
和她这个穿越过来的现代灵魂不一样,很喜欢她这位“奇女子”的虞子承和窦章却是都不约而同地把虞子祯的成功归结到了“天意”上。
因为认定了她是天命所归,虞子承压根儿没想过都是一母同胞,他还是男儿,虞子祯行他当然也行这样的事儿。
不管镇北王妃怎么满心不甘、不忿、不平,虞子承和镇北王都没有受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