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荞带着小兰去了毛家梁镇南边的山林。
没有走东边的路,是担心遇到那个拾破烂的老头子。
在树林里转悠了半天,捡了一些野蘑菇,她看看头顶的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提起竹篮对小兰说:“不知咋回事,我腰疼得厉害,早上忘了吃药,我怕挺不住了,还是回去的好。”
小兰一听忙接过乔荞手中的竹篮,说道:“二娘也真是的,腰疼就不要出来,躺炕上休息,家里还有我和老三呢,赶紧回家把药吃了。”
乔荞点头,二人从原路返回家中,走到茶叶店门前,她特意望了望里头。
老三正忙着给一个男人称茶叶,笑容满面的样子很是热情。
她走进茶叶店,问老三:“今天人多不多?不逢集没几个人。”
老三心怀喜悦和激动——田秀英的到来犹如一团火苗点燃了他的灵魂和躯体,胸腔里的烈火在熊熊燃烧,他憧憬着与田秀英再次相遇,期待着与田秀英的美梦成真......
“人不多,但卖了不少茶叶,都是贵的。”老三说着赶紧拿过账本让乔荞看。
她并不细看,嘴里夸赞着老三能干,眼睛往里面的柜台架子上扫了一眼。
有两包茶叶放在架子上,不用打开看她能猜出是半斤碧螺春和半斤铁观音。
那是她和田秀英说好的记物——只要有两包半斤的茶叶放在柜台架子上,证明田秀英来过,证明事情成了。
能不成吗?
田秀英是难得的人间尤物,对付薛家老三这样的山村野汉不过是手到擒来。
不用看那两包茶叶证明事情有了眉目,单从老三喜形于色的脸上乔荞已经有了答案。
老三担心着乔荞会问田秀英是否来过,等了半天见乔荞并未提及田秀英半字,她借着腰疼去自己房里休息,小兰已在厨房收拾晌午的饭菜,乔荞能从小兰切菜的响声中听出她内心的欢喜。
“就让你们高兴几天吧,好戏还在后面!”
乔荞心里暗骂,开始思考着如何将小兰打发回牛窝堡子。
晌午饭菜在堂屋的廊檐前摆开,老三拿起筷子时对乔荞说道:“婶子,过几天是我老丈人的头七祭日,按着村里的规矩我和小兰要置办些东西,别的不说,馍要小兰亲手蒸一笼,五色粮食要装一升,我想着送小兰回家准备一下,头七了我再把她接回来。”
乔荞一听正合自己心意,她正想着找个理由支开小兰,好让老三和田秀英方便相见。
刚要开口,听小兰说道:“来来回回也不嫌麻烦,说得好像家里没面似的,我在这里蒸一笼馍不就行了,五色粮食镇上买来便是,非得回牛窝堡子凑热闹。”
小兰不想回去,这几天才和乔荞走得亲近,她又怎么舍得回牛窝堡子去。
乔荞想了想开了口:“依我们那边的风俗头七还得祭祀一下祖宗,我腰疼不便动身,不如你们回去把这事都办了——也不是多劳累的事,去一下老坟烧个香磕个头就成。”
小兰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乔荞看一眼老三,又说:“茶叶店的生意也不能耽搁,明天早上还得去商行进点货,我看缺了好几种茶叶,虽说在镇北头,我一个人也扛不动,还得靠老三了。”
老三赶紧表态:“我下午送小兰回去,晚上能赶回来就赶回来,实在不行明天一早回来,你看这样行不行?”
乔荞说好,不看小兰是啥表情。明知她不愿意回去,但她又有什么理由不回去呢?
这是乔荞的家,凡事她说了算!
太阳偏西,老三已催着小兰上路,两人出了门去镇子南边的路口等车,小兰拉着脸不停抱怨:
“就你能,数你聪明,啥头七不头七的?我爹都埋土里了,你操哪门子闲心!没看这几天二娘对我们的态度好了些吗?刚把她的心捂热你又憋不住气,跟着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薛家老三蹲在路边抽烟默不出声,心里想着今晚能不能回来,能不能见到田秀英。他知道小兰不想回牛窝堡子,想在毛家梁镇继续巴结乔荞,想着有朝一日乔荞软了心肠分一大笔钱给他们......
老三的心思已不在钱上,脑子里全是田秀英的身影。
他瞅一眼土里土气的小兰,看她自从怀孕之后脸上长满雀斑,腰身粗得象水桶,要不是顾惜着她腹中的娃儿,老三都不想多看小兰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