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个一会儿再说,这样,你提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去量化社会排斥程度,说明一下指标构建过程吧。”
李乐瞧了眼惠庆,心说,得,您这是发信号呢?
叹口气,笑道,“刘老师,指标系统分为四个维度,经济排斥,土地补偿金支配能力,政治排斥,村务决策参与度,文化排斥,市民化技能匹配度,以及关系排斥,原邻里网络解体速度。”
“参考主观幸福感量表,赋予各维度0.4、0.2......建设性排斥是原有理论未充分关注的创新点。回答完毕。”
“嗯。”刘老太太点点头,“我没啥了。”
似乎就像李乐猜测的那样,这边话音刚落,一位老师问道,“李同学,你的案例中提出的过渡型社会保障概念很有趣,如何区别于传统保障模式,有考量么?”
“有,传统模式侧重养老、医疗等基础保障,而我在京郊的案例中发现,54%的失地农民面临技能断层期失业风险......这种设计在南方的试点中使再就业率提升38%。回答完毕。”
“呵呵呵,我没问题了。”
孔主任点名,“闫教授,您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你那边。”
“哦,我想问,李乐同学,研究局限是什么?未来计划如何深化?”
“主要局限有三,一是样本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缺乏中西部对比,二是未充分讨论性别差异,三是政策模拟等新变量。”
“简单论述一下?”闫教授的语气,透着循循善诱,完全不像对刚才的刘老太太的学生那种诘问式。
小李厨子在台上,对各位教授的表情一览无余,瞅见刘老太太拿眼皮夹了一下闫教授,心里直乐。
想了想,说道,“后续计划与乡村经济提升政策结合,运用citeSpace追踪十年期追踪数据......”
等到李乐说完,台下的老师互相看了看,最后的目光都到了惠庆身上。
“李乐。”
“惠老师。”
“把你的ppt翻到第二十二页,关于回归模型的那一块儿。”
“哦。”
等把婆婆特点开到那一页,惠庆说道,“刚才几位老师的问题都问过了,我就不多赘述,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注意到这一页所展示的内容,或者注意到了,没深入的考虑。”
“大家看一下,这个回归模型在我们目前社会统计学上面,属于新的东西,国内学界的人对这个的原理和应用还不是很理解,李乐也是在和LSE的森内特教授的学习中了解的,在论文中使用。”
“李乐,这东西是你倒腾出来的,给你几分钟时间,把这个模型给几位老师讲一讲你的认知。”
“我啊?”
“是我?”
“不,不能,那,那我就说说?”
“说你的。我们也都听听。”孔主任捧场道。
“好。”李乐点点头,可心里琢磨着,这是干哈?答辩变成讲课?
没办法,只好拿起激光笔,在投影布上指指点点的说道,“我们都知道,空间误差模型SEm,一般考察区域间的外溢效应,当他的变量间由于空间......”
“.....所以,能更好的掌握政策对经济生态的影响。那个,我讲完了,请诸位老师指正。”
。。。。。。
被小李厨子以“一坨”来形容的答辩结束,答辩室内,委员会开始对这一组的学生进行评分。
等候室外的楼梯过道上。
“你说你的那屁股就不能不挨桌子?”马主任指了指李乐。
“没啊,就沾了一点儿。”
“行了行了,我眼瞎啊?”
“嘿嘿,主任目光如炬,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炯炯....”
“还用你说?”
“主任明鉴。”
“那什么,这次答辩感觉如何?”
“挺好,比本科时候问题多了点。”
“本科那也能叫答辩?”马主任嘁了声,“打个比方,博士答辩,相当于在一个空间里,老师告诉你这里有一只老鼠,你只要负责把老鼠找到,然后自己制造个工具,最后把老鼠抓住。”
“硕士答辩,就是老师告诉你,柜子里面有一只老鼠。你用老师给的工具,把老鼠打死,交上去。”
“本科就是老师直接把老鼠打死了,放在学生面前。你只要把他捡起来,交给老师就行了。”
“嘿嘿,学生明白。”
“嗯。这次答辩也过了,等学位也下来,就能叫你一声李硕士了?”
“哪有,哪有,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博士,博士后,一直往后。”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是。我一定记住。”
“这样,上次全校的本科生毕业典礼,要你发言你就死活不去,这次,学校那边提前打过招呼了,到时候还是你。”
“我啊?”
“昂,给咱们系长长脸,可行?”
“几号?”
“每年七月二三四五六,不定那天,还没定。”
“七月?我得跟媳妇儿回娘家。”李乐嘀咕一句。
“啥?”
“没啥。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就这事儿,等着出结果,照相去吧。”
“好的。”
回了等候室没和班长聊几句,一组人挨个被叫到答辩室。
今天运气都不错,都是通过,答辩室里,哗啦哗啦传来好几次掌声。
到了李乐这儿,全票通过。
“来,李乐,站中间,咱们一起。”
“那啥,别了,孔主任,我还是站边上吧。”
“别废话,今天你们才是主角,过来,惠老师,你站李乐边上,诶,那花呢?”
“刚姚浥尘拍完照拿走了。”
“嘿,那花就是道具,谁让他拿走的。”
“老孔,算了,就这样吧,来,看镜头。”
“三、二、一,毕业!!”
“咔嚓!”
小李厨子,不,等几天就得叫小李硕士,完成了人生又一个阶段的瞬间,被记录了下来。撒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