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75章 四合院(1/2)

京都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合围一起,形成“口”字形的结构。

经过数百年营建,京都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内部装修,形成特有的京味风格,但凡正规四合院,一般坐落在东西方向的胡同,以便本身坐北朝南,成为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

此外,京都合院与各地合院,存在许多不同:京都地区的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

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

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京都地区才这样做,其他地区则并非如此。

此外,四合院中间的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好比一座露天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因此为人们钟情。

自明代正式建都京都,大规模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便与京都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元末熊梦祥著作《析津志》中记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这里所谓“街通”,即今日所称胡同、弄堂,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

明王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明都城从南京迁到京都,从各地迁进数以万计的富户,推动了京都经济的发展,且明代的制砖技术发达,促进了住宅建设的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的《鲁班经》、《三才图会》等书,说明宅第建设非常活跃,而且有理论进行指导,故为维持封建秩序,明代对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三才图会》、《鲁班经》就是最好的证据。

清代定都京都后,大量吸收汉文化,完全承袭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四合院也予以了继承。

清王朝早期,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制,令内城汉人全部迁到外城,只留旗人居住,进而促进了外城发展,使内城宅第得到了充实。

其最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是宫室式第宅,也就是官僚地主居住的大中型四合院,进而发展到了顶峰,直到后来百年国难,才渐渐走了下坡路。

清代是京都四合院发展的巅峰时期。自清代后期起,历代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京都四合院的发展也逐步开始走下坡路。

不仅如此,京都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故而,京都四合院天下闻名,旧时的京都,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数不清的四合院。

《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住宅,便是如今的四合院。

高帆带林熙来的这座,便是最典型的中型四合院。

越过门口那两头威武的石狮子,便是四合院的大门。

大门又叫街门、宅门,是四合院与外界沟通的同样,位于东南角,取“紫气东来”之意,占据八卦中的巽位,即风位,是和风、润风吹进的位置,可以挡住西北寒风,体现“坎宅巽门”的规则。

这门也很有讲究,标准的金柱大门,旁边配有上马石、拴马桩,还有一颗半人高的泰山石敢当,用来镇压邪祟,派头十足。

林熙见此,心中暗想道:“按这个规格看,这座院子以前,至少也是某位高官的,可惜这拴马桩,没什么用处······”

想法归想法,其实他心里面,还是很满意的,暗赞高帆办事靠谱,没有拿他开涮。

至于那拴马桩,以前是拴马用的,现如今,不可能再给人拴马,但要说没用处,却也不尽然,相反,它现在的用处,远比以前的要大——一根拴马桩,标明了院子的来历,是身份的体现,别分从旁边过,露出的羡慕眼神,便是最好的象征。

忽然,林熙似响起什么,问高帆道:“老四,这座宅子的年头,应该不小了吧?想必他的主人,也不是缺钱的主儿,你是怎么找到的······”

听到林熙的话,高帆明显愣了下,眉宇间的忧愁,也更明显了不少,略显僵硬的说道:“老大,你这个眼神儿,真是勾刁钻的,这都让你看出来了,咱们先进去,边走边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