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武器生产,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工部虞衡清吏司下的军器局和鞍辔局。
一处是内府的兵仗局。
崇祯宠信纨绔子弟李国祯,任他为京营总督,还让他带三大营出城训练,还大手一挥,要炮给炮,要枪给枪,差不多把内府兵仗局的武器都给搬完了。
三大营撤回京师之时,匆匆忙忙,那些笨重的火器,也差不多全扔了、烧了。
这会儿要守城,火器家底,就只有靠工部的军器局。
崇祯骑上乌骓马,策马疾行。
王承恩、李若琏和一群锦衣卫,也都上马奔驰,紧紧跟上。
崇祯赶到军器局的时候,内阁首辅范景文,正带着一群工部官员,逐一检查火器呢。
“不知陛下大驾,臣失礼。”小跑过来行礼的首辅大人,有些紧张。
他身后,跟着工部的一群官员,个个身形憔悴,个个都是黑眼圈。
想必都奋战了一夜,还不得休息。
其中一个,尤其显眼,他身材高大,金发高鼻,蓝眼还戴一副西洋眼镜,是个外国人。
崇祯知道,他就是德国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是个不可多得的火炮专家,着有《火攻挈要》一书。
汤若望还精通历法,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赐钦天监监正,是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
除了《火攻挈要》和《崇祯历书》,崇祯最看中的,还是汤若望翻译的德国矿冶学《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
全书12卷,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只可惜,该书未及刊行,便在战火中遗失了。
这本书,可是至宝。
崇祯要开挖十大金矿、十大银矿,这本书至关重要。
崇祯要炼铁、炼铜,发展大明工业,这本书也至关重要。
“元辅辛苦,诸位爱卿辛苦。”
“陛下,流贼都打到皇城根了。臣担心火器不够,特率属臣来查看。”
“看了,够吗?”
“陛下,远远不够!”范景文不敢隐瞒,沮丧着如实说。
“咱大明,都有些什么火器?”
范景文急忙走在前,边带路,边介绍。
“陛下,这边是红衣大炮,一共有四十门。”
“只可惜,有两门大炮,试射的时候炸膛了。”
崇祯看过去,只见两名军士,正跪在两门炸膛的红衣大炮之后,瑟瑟发抖。
大明火器兵器制造,依照大秦国相吕不韦之法,每件火器兵器上,都刻有铸造时间、军匠姓名,为的就是方便出了事故,查找责任人,一查一个准。
谁制造,谁负责,终身制!
特别是火器,一出事,就是大事。
使用火器的人,最怕炸膛!
试想,敌人正在攻城,你正要向敌人开炮呢。谁知,炮一点,炮弹没发射出去,把自己的阵地给炸了,死伤无数,这特么不是杀敌,是玩火,是自杀,谁还敢用?
或者,你拿着一把火枪,正瞄准敌人射击呢,谁知,很不幸,炸膛了,手指炸断了、眼崩瞎了、下巴崩断了,一个帅小伙,秒变歪瓜裂枣。
下半辈子,你特么就是残疾人,一辈子就毁了。
所以,将士们爱用的三眼火铳,后头一根铁棒相连,跟前面完全隔绝开来,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
虽然效率不高,准度不够,但安全呐,新手都敢用。
崇祯上手摸着炸膛的红衣大炮,三米多长的炮管,已经开了三条裂,不能再用了。
那个年代,炼铁工业还不足,铁水中的硫、磷等杂物清除不干净,炮管容易锈蚀。
如果不注意维护保养,再一味追求弹药多、威力大,就容易炸膛,在所难免。
“陛下,根据律法,军匠刘希、周坤当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