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局那略显昏暗却又被电脑屏幕光芒照亮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犯罪侧写师站在投影仪前,手中的激光笔随着他沉稳且略显低沉的声音,在屏幕上的一幅幅图像间跳动。围坐在会议桌旁的一众警员,眼神紧紧跟随那闪烁的红点,眉头或紧蹙,或舒展,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场对罪恶灵魂的剖析之中。
“经过这段时间对所有已知线索的深挖,包括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受害者的背景关联,以及暗网中透露出的只言片语,我们如今基本可以勾勒出主犯的大致轮廓。”犯罪侧写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犀利与笃定。
屏幕上首先浮现出的是一个身形略显模糊的人像,只有大致的体态轮廓,仿佛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的鬼魅。侧写师轻轻敲击键盘,随着清脆的按键声,人像的细节逐渐丰富起来。
“从身体特征来看,根据现场目击者的零散描述以及监控录像中捕捉到的一些模糊身影,主犯身高大致在一米八五左右,身形偏瘦,但体格强健,行动敏捷,具备相当的爆发力。这一点从他几次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甚至能巧妙避开我们布置的重重监控就能明显看出。”
说到此处,侧写师切换到了一张监控截图,画面中一个黑影在夜色掩护下,如鬼魅般翻墙而过,动作流畅得如同暗夜中的猎豹。警员们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此,有人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似乎在为屡次让这罪犯逃脱而愤恨。
“再看面部特征,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获取到清晰的正面照,但从那些模糊影像以及见过他的人反馈来看,他有一双极具辨识度的眼睛。”侧写师特意将画面放大,聚焦在那一双眼睛的部位,尽管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瞳孔部分相较于常人显得异常扩张。
徐麟坐在会议桌的前端,眼神一直锁定在屏幕上,此时他微微前倾身体,像是捕捉到了什么关键信息。脑海中瞬间闪过之前某个目击者在惊恐万分之下描述的“红眼怪物”,那因恐惧而颤抖的声音此刻在他耳边回响:“那……那家伙的眼睛,红得吓人,就像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徐麟心中一动,难道这异常扩张的瞳孔,就是目击者口中所谓“红眼”的真相?
“这双眼睛,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异样,更反映出他的精神状态。经过专业的心理学分析,结合他犯下的一系列残忍且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罪行,我们基本可以判定,主犯具有双重人格。”侧写师的话语掷地有声,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一方面,他展现出超高的智商,精通现代科技,从他能在暗网搭建起复杂的犯罪网络,操纵那些高科技的监控干扰设备,以及巧妙利用各种加密算法隐藏犯罪线索就能充分证明。”侧写师边说边调出一系列暗网页面截图、加密文件样本,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程序架构,让不少警员咋舌。
“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狂热的神秘主义者,深陷于灵异邪说的泥沼。那些犯罪现场留下的诡异符号、类似祭祀的布置,还有受害者身上呈现出的一些超自然伤害痕迹,无一不彰显着他对神秘力量的痴迷与扭曲追求。”屏幕上切换到了一些血腥而又充满神秘仪式感的犯罪现场照片,警员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不忍与愤怒交织的神情。
为了更深入地解释这一双重人格的形成与表现,侧写师开始引入一些犯罪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和理论模型。他讲述了历史上一些同样具有分裂人格的罪犯,有的白天是温文尔雅的绅士,夜晚却化身残忍的杀手;有的在正常社交场合谈笑风生,一旦陷入特定情境,就被内心的黑暗人格掌控,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
“在主犯的身上,这两种人格并非简单的交替出现,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利用。他的高智商科技能力为他实施那些神秘主义犯罪提供了技术支撑,让他能更隐蔽、更高效地达成目的;而他对神秘力量的迷信,则赋予了他犯罪的精神驱动力,让他在面对道德与法律的约束时,毫无畏惧,甚至认为自己在执行某种‘神圣使命’。”
随着侧写师的深入讲解,警员们对这个未曾谋面却又危害巨大的主犯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认识。徐麟则在心中默默梳理着线索,试图从这复杂的人格剖析中找到突破点。他深知,面对这样一个极度危险且心理扭曲的对手,常规的办案思路远远不够,必须要深入其内心迷宫,才能在这场正邪较量中抢占先机。
此时,侧写师又调出了一份详细的心理分析报告,上面用图表和数据展示了主犯在不同犯罪阶段可能的心理变化,以及人格切换的触发因素。“从这些分析来看,我们在后续行动中,必须时刻留意犯罪现场的环境布置、时间节点,甚至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他人格突变的导火索,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警员们都在消化着这海量的信息,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方向。徐麟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战友,声音坚定有力:“虽然这个对手棘手,但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他的关键弱点。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这份心理画像,重新调整战术布局,各个环节都要紧密配合,务必一击即中,将他绳之以法!”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罪恶较量的征程中,这一份精心绘制的心理画像,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朝着最终的胜利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