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1章 墨溅忠胆,琼林盛宴。(1/2)

第201章墨溅忠胆,琼林盛宴。

太康三年深秋,子时三刻,洛阳卫瓘府邸,铜漏声穿透书房的寂静,卫瓘枯瘦的手指划过《太子起居注》上的墨迹:"正月初七,太子食糜三升,问'粟从何来';二月廿二,见饿殍横道,笑言'何不食肉糜'……"竹简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砚台溅出墨点。

卫瓘忠心侍晋,然见太子司马衷甚是顽痴,将来不堪居于庙堂之上,为大晋社稷百姓虑,不觉有虑储之心,眼见太子所为,便生废之之意。

"父亲。"长子卫恒披着单衣推门而入,"您又在看东宫录事?"

卫瓘抓起案头先帝赐的鸠杖,翡翠杖头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今日廷议,太子竟问'戍边将士可有狐裘御寒'。并州大雪冻死三千边军,他却以已之身度将士之苦……"

"慎言!"卫恒急掩门窗,"杨骏的耳目就蹲在街角!"

“正是因为他们,顽痴之儿才居庙堂。”

寒风卷着枯叶拍打窗纸。老司空突然剧烈咳嗽,帕上洇开暗红血渍。卫恒慌忙去扶,却被推开。

"你祖父卫觊任魏尚书时,曹髦血溅宫阶的教训忘了?"卫瓘指甲抠进竹简,"司马家的江山,又要毁在痴儿手里!"

“那又能如何?”卫恒不觉叹气。

丑时初,卫府密室暗门轧轧开启,卫瓘颤抖着捧出鎏金铜匣。三十七卷密奏堆满石案,最上层的帛书墨迹未干:"太康二年冬,太子妃贾氏杖杀怀娠宫婢;太康三年春,东宫私铸钱币流通市井……"

这是卫瓘刚刚拟就的密奏。

"父亲真要呈这些给陛下?"卫恒抓起一卷细看,"贾南风上月刚活埋了进谏的东宫洗马!"

“呈!”

卫瓘抽出先帝赐剑,剑身映出白发如霜:"明日凌云台赐宴,百官齐聚。老夫拼着这项上人头也要呈……"

话未落地,却听密室门响:"报——!"密室石门被拍得震天响,"宫中急旨!"

丑时三刻,卫府正厅,传旨宦官抖开黄绫,尖嗓刺破夜空:"陛下口谕,明日未时凌云台赐宴百官,着卫司空即刻拟《安边策》呈阅!"

卫恒塞过一袋金锭:"中贵人可知所为何事?"

宦官掂了掂钱袋,压低声音:"杨车骑晌午进了华林园,说北疆该增兵十万……"

卫瓘盯着案上《安边策》残稿,突然大笑:"好个杨骏!并州饿殍未寒,又要抽丁充军!"

"父亲三思!"卫恒按住砚台,"这《安边策》若与杨骏相左……"

"研墨!"卫瓘挥毫如剑,"老夫倒要看看,是弘农杨氏的刀快,还是并州百姓的冤魂厉!"

寅时正,卫府书房。

"元凯二年,武帝分兵屯田,养兵十万不费斗粮……"笔锋突然顿住,血沫溅上宣纸。

卫恒夺过狼毫:"父亲咳血不止,剩下的儿子代笔!"

"你懂什么!"卫瓘抢回笔杆,"当年邓艾、钟会二十万大军压境,老夫只凭三寸舌……"

院外传来犬吠,管家急叩门扉:"杨府送来食盒!"

漆盒揭开,六颗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在目——全是并州来的流民。附笺朱字狰狞:"请卫公尝鲜。"

卫瓘须发皆张,鸠杖砸碎食盒:"明日宴上,老夫定让杨骏尝尝并州的'鲜'!"

卯时,卫府校场。

剑风扫落霜花,七十八岁的卫瓘竟将长枪舞得泼水不进。二十名死士跪地听令:"尔等携密奏分赴各州,若老夫明日午时未出宫门,你等且无需过问,只管分仆各州,要让所有州府知晓……"

"父亲!"卫恒红着眼眶拽住缰绳,"现在收手还来得及!难道你还想看到更多的人头?"

卫瓘却是平静,轻轻抚过儿子官袍上的孔雀纹:"记住,我卫氏世代尚书,可以死谏,不可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