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章 再夺阳武县(2/2)

蜀军轮番冲击,付出了极大的伤亡,给夺城的秦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除了战神一般屹立不倒的罗成之外,还能够继续战斗的秦军士卒只剩下了30多人,几乎人人带伤,眼瞅着就要守不住城门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嗣业统率的2000骑兵已经狂奔而至,顺着敞开的城门杀进了城中。

已经是精疲力尽的秦军士卒赶紧让开了通道,放李嗣业等人入城,借助马力的冲刺,瞬间就撞飞了大批的蜀军士卒,手中刀枪齐出,杀得是血流成河。

拼了老命,也没有能够夺回城门,还让秦军骑兵冲进了城,对蜀军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一个个再也顾不得继续战斗,纷纷转身就逃,他们也不傻,秦军进城以后,县城已经守不住了,这个时候不逃,更待何时。

在李嗣业统率的骑兵冲进城之后,大约一炷香时间,尉迟恭统率的主力步兵也终于到了,担任主将的尉迟恭一边分派兵马控制城门和城墙,一边领兵杀向其他三座城门。

浴血大战一场的罗成,可依旧没有过瘾,甚至连铠甲都没有穿,随意牵过一匹战马,也同样杀进了城内,只能说武将与士兵还是有着极大差别的。

阳武县的蜀军缺乏防备,被罗成轻易夺取了城门,让轻装行军,没有携带攻城器械的秦军轻易地就进了城,接下来的战斗就显得有些简单了。

没有了城墙作为依托,在县城内的战斗,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蜀军自然不可能是人多势众的秦军对手,不过两个时辰的战斗,大部蜀军被消灭,仅有少量士卒趁乱混入百姓之中,或者逃离了县城。

对于逃离的蜀军,尉迟恭就没有追杀的意思了,之前在原安县,是为了封锁消息,才会不放过一个蜀军,可现在夺下了阳武县,消息已经不可能封锁住了,继续追杀也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只是谨守城池,派出大批的巡逻队巡视城内,将那些混在百姓中的蜀军残兵找出来一一击杀,保证城内不会生出什么乱子来。

县衙被控制,原本为蜀军服务的官吏们,也都被关进了大狱之中,一时半会没有新的官吏接手政务,只能是用军管的方式暂时掌控,等候叶白的命令。

正在商议该如何对付叶白所部,夺回原安县的蜀军,在接到阳武县陷落的消息之后,如遭雷击,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两座县城,秦军的兵力和战力,已经展露无疑。

若是出动少量兵马前去,无疑是送菜,必须得要调动大批部队才行。

驻守在元石县,防备右武卫的蜀军顿时坐不住了,赶紧出动了人马北上,准备进攻原安县,同时武治县的驻军也动了起来,做好了出征准备,等到元石县的蜀军赶到,就与之汇合,强攻原安县。

元石县的蜀军一动,在兰玉府休整的左武卫残军也同样动了起来。

左武卫是秦国的主力卫军之一,战力不俗、装备精良,可自从蜀军入侵之后,是连连战败,损失惨重,幸存的兵马还不足2万人,若非是补充了一批府军和新兵,都能够算是全军覆没了。

除了被困在金林府府城的万余兵马之外,左武卫大将军手中的兵力仅有不到3万,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右武卫加入战斗之中,临时征召的新兵,没有什么战斗力。

看似还有3万多兵马,但真实情况却是相差甚远,不光是有一半的新兵,更是缺乏武器装备,很多人连一件皮甲都没有,只有一套单薄的军装,比府军都要差。

这种情况下,左武卫大将军自然不愿意与蜀军血战,毕竟手里没有多少本钱,他的地位和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由手中兵马支撑的。

可架不住得到叶白吩咐的贺应、孙立等人不断劝说,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蜀军的注意力和兵力都被武安军吸引了,元石县防御空虚,正是绝佳的机会。

一旦拿下元石县,不但可以重创蜀军,关键是能够剿灭发动叛乱,致使左武卫损失惨重的孟承宣所部。

外敌固然可恨,可内奸才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若是能够剿灭孟承宣所部,左武卫也可以在朝堂和陛下面前有个交待,就算要惩处,也会轻一些,说不得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不得不说,贺应作为左武卫大将军的老部下,对于他的脾气秉性相当了解,若是说起其他的,受到排挤,也没有得到文臣们支持的大将军,或许不会过多理会,只想保存实力。

可要说起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孟承宣,大将军是根本就忍受不住的,想要除之而后快,而且根据斥候的探查,元石县的2万蜀军调走了人,只剩下了5000兵马而已。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