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章 恩恩怨怨(1/2)

第220章恩恩怨怨

这时天气已经入秋,是收获的季节,东京城处处洋溢着一片丰裕景象。

外方各色物品特产,顺着运河源源不断运来,码头上忙碌非常,来往货船比一年中哪个时刻都多,号子声此起彼伏,传出极远。

城中民间自发的急脚到处游走跑动,给各家送货送信,虽不比军中的急脚递正规,可双腿绑上道观内求来的甲马符,心理作用之下,精神大振,速度倒也算快。

游人三五成行,向城外踏秋玩耍而去,老翁老妇彼此相扶,颤颤巍巍,步履蹒跚却充满了喜悦。

官人们鬓边插,背着双手,旁边娘子盛装涂抹了胭脂,用了露,官人的眼神却不在自家娘子身上,而是到处乱瞟,尤其在那人群中丰满之处,娘子开口叫他,立刻轻咳一下,作声佯怒:正思诗词,且莫开口。

年轻小郎小娘穿着崭新鲜艳,小郎跳脱活泼,小娘羞涩螓首,脸儿晕红,既保持着距离又偷偷眉来眼去,心神荡漾,说不出的欢乐愉快。

马车从王府出发,一路慢慢悠悠,到了东门大街一看,人流却没有往常熙攘拥挤,显然是忙碌的季节,事情繁多,闲逛的空闲减少。

兰剑路上一直好奇向车窗外面观望,进东京的时候心中紧张,几乎没怎么抬头打量,更勿提东张西瞧各样事物,此刻却看得处处新奇,简直眼缭乱,目不暇接。

她姐妹四个自小便被抛弃,想来是家中负担不起几个生活,以后又当不得劳力,叫童姥捡去了山上,在灵鹫宫度日,后来长大虽然也不少出外,却多为行走江湖山川,收服各门派之间,进城都少,哪里看过这般繁华景象。

赵倜道:“眼下还算不得什么,赶上节日才真正各处披红带绿,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喧嚣得非常。”

兰剑道:“公子,那过年之时不是最为热闹”

赵倜道:“确实如此,不过不用等那时刻,再有几日中秋就到了,外方许多人返回京师过节,也人多热烈。”

兰剑点头,此刻来至东门大街中段,车马已经难行,众人下来,童贯找了处专司看放的地方交付,然后一行人往相国寺正门而去。

往常都是先游逛一圈,然后在丁家素茶馆喝茶,今日也不例外。

在街上走遍,就进入相国寺中,门内几层游罢一两个时辰过去,兰剑兴奋得小脸绯红,像个小孩子般开心雀跃。

这时往里面去,路过烧朱院,一股诱人肉香气飘荡出来,兰剑大吃一惊,道:“阿朱姐姐说的就是此处吗”

阿朱气气地道:“可不就是这里,明明做的是肉食生意,却偏偏用这个朱字,兰儿妹妹,你说气人不气人。”

兰剑纳闷道:“确实气人,就不知为要用此字,分明也不是这个字的意思啊。”

赵倜道:“换个词使,欲盖弥彰罢了,总要留些面皮,毕竟佛门之地,不好过于直白才是。”

童贯小声道:“卑奴听说这里宰杀禽畜时,大和尚还要问一句,汝可愿否”

赵倜笑道:“确有此说。”

阿朱道:“那些鸡啊鹅啊羊啊,哪晓开口反对,就是说了,也没人听懂。”

兰剑道:“这不是表面功夫,自欺欺人吗”

童贯道:“二位姑娘不知,这些和尚可虚伪得很,寻常百姓拾掇禽畜时如何言语自无所谓,他们这样假装行事可就实在叫人笑话了。”

周侗摇头道:“道夫此言差矣。

童贯咔巴咔巴眼睛:“如何差矣”

周侗道:“你当人人都如我们一眼便能着破许多百姓却是真的以为和尚们神通广大,能够听懂兽语,又有前世来生,因果德孽之说,不少都相信的,我等反而才为少数。”

童贯想了想:“却也有道理,原来是相信的多,不信的少了。”

赵倜道:“善男信女,不外如是,不过大多都遂了心愿便是好的,不遂心愿自生怀疑,如此看来,倒勿须言什么好坏,是魔是佛反而都无所谓了。”

兰剑不解道:“公子,难道哄骗世人也好吗”

赵倜悠悠道:“若能骗一辈子安安乐乐,却也说不上骗了,若无前世来生,岂非只有当下这辈子才是真实。”

兰剑闻言若有所思,刚想说话,忽然传来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赵施主好佛法精通,施主此番言语堪破真空性德、有相无相,赵施主前世定为我佛门的高僧大德,就算是菩萨转世也不无可能啊。”

众人一起望去,只看从后方来了大群僧人,为首者穿的华丽,竟然是一袭紫裟,手持九环锡杖,见就是朝廷曾敕封赐下。

赵倜微微一笑:“懒残大师怎么来相国寺了”

童贯此时小声给众人说道:“这老和尚是太平兴国寺的方丈,法号懒残,也不知是哪一佛宗的续辈,独他一个人叫这懒字,两寺之间不和,这懒残与相国寺的灵德乃是对头,时常辩经,互不相服。”

东京两大寺,大相国寺与太平兴国寺。

虽然都属皇家寺院,相国寺更是庞大无比,但太平兴国寺却与朝堂要稍近些,自古至今,遥望后世,以帝王年号为寺庙名称者,仅为此寺而已。

当年太宗皇帝岁轻之时曾闯荡幽州,惹出祸事,被辽兵一路追杀,身负重伤,逃至黄河岸边,其时黄河尚未改道,前有滔滔大水,后有敌军不舍,正遇来此做事的兴国寺僧人,拼命将他救下,并护送回去了后周。

数十年后,太宗登基,不忘此事,就用自己的年号太平兴国封敕了此寺,并于太平兴国三年,立碑敕赐太平兴国寺记,以记录此事。

太平兴国寺有两座,一座在大伾山,一座在东京城内,东京城内的是太宗再次赐名,归于大伾山之寺,原本由大伾山派遣方丈监寺等人,后来渐渐便朝廷直接任命,势力压过主寺。

相国寺庞大,香火甚巨,日入斗金,太平兴国寺不服眼红,彼此难和平相处,时常互相背地诋毁,各说短处龌龊,编造是非,造谣传谣。

太平兴国寺的僧人常来相国寺执经问难,辩论机锋,赢了眉开眼笑,与众夸口,又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讽刺嘲笑,得意洋洋离开。

输了便脸红脖粗,面紫耳赤,耍赖撒泼,胡说八道,掀桌子摔茶碗,放下狠话,悻悻而走。

相国寺内广有六十四座禅律院,岂怕这个,也不惯着,由问经到辩论,由辩论到口角,有时甚至动上粗来,两边滚做一团,甚么贫僧同道,都变成了贼厮撮鸟,胜在身为主场,往往把太平兴国寺的和尚打得抱头鼠窜逃跑。

“南无弥陀佛。”就看这懒残和尚再宣佛号,他生得五十上下,浓眉方面,鼻直口方,高大威猛,一身华装,彰显高僧气质。

“赵施主,贫僧来此处是因那灵德今日说法,来看看他是否有错漏之处,当场指出,教其改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