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园内,赵启胜顺利找到了钢铁厂厂长。厂长热情地接待了他,赵启胜开门见山地说道:“厂长,此次前来,是奉了刘正轩将军的命令。将军计划铺设一条从乐安郡到洛阳的铁轨,听闻咱们厂之前成功生产了洛阳游乐园的高架轨道,技术实力过硬。所以,将军希望贵厂能够承担起铁轨的生产任务。这是详细的生产规格和数量要求。”说着,赵启胜将文件递给厂长。
厂长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起来,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刘将军放心,我们厂在高架轨道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铁轨生产,我们有信心按时按质完成,一定不辜负刘将军的信任。”
赵启胜与厂长又就生产细节进行了一番讨论,确保各项事宜都安排妥当后,才告辞离开。
在等待李矩回复的日子里,勘测队伍并未闲着,他们开始对洛阳周边的地形进行初步勘察。
几天后,李矩召集幕僚们商讨此事。有人赞同道:“这铁路若真能建成,对洛阳的发展大有益处,我们理应全力支持。”但也有人担忧:“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费巨大,且不知何时才能完工,风险实在不小。”
这时,一位幕僚站起身,神情激动地说道:“诸位,且听我一言。回想刘正轩此前在洛阳开发建设的商业圈,如今那一片是何等的繁华热闹,给洛阳带来的收入与日俱增。还有西郊的工业园,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投资贸易,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极大地充实了我们的府库。刘正轩所做的这些事,哪一件不是从长远考虑,且最终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次修建铁路,看似工程浩大、困难重重,但依我看,这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像以往一样,选择信任他,坚定地支持他的计划。”
众人听后,纷纷陷入沉思。片刻后,陆续有人点头表示赞同。
李矩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支持刘正轩的计划。他对赵启胜说道:“回去告诉刘正轩,我支持他的计划。洛阳这边,我们会全力配合。”
赵启胜带着这个好消息,与勘测队伍踏上了归程。在厌次城,他们顺利地装载了火油,踏上了回乐安郡的路。
在凌峰率领部曲和勘察队伍奔赴洛阳之后,刘正轩深知时机紧迫,丝毫不敢有半点儿懈怠。他旋即召集乐安郡内掌管工程营造的将作大匠、道长杨云清、主管商业贸易的市令,以及钢铁厂的陈厂长,齐聚将军府的议事厅。
众人到齐后,刘正轩目光炯炯,环视了在场众人一圈,直截了当地说道:“诸位,当下咱们乐安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随着蒸汽机研制成功,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商讨两项极为重要的建设事务。”
“首先,我决意于乐安郡城内铺设轨道。以蒸汽机车牵引车厢在城内穿梭,这不但能极大地改善城内交通状况,方便百姓出行,还能成为咱们乐安郡独有的游览景观,吸引更多四方来客前来观赏。”
刘正轩紧接着取出自己预先绘制的城市轨道规划草图,向众人详细解说:“诸位请看,我规划的这条轨道线路,从郡城的商贸中心起始,途经游乐园、码头、工业厂区、市民行政中心、大型酒店等地,最终抵达海边的几处旅游胜地。如此一来,既能满足民众日常出行之需,又能带动商业繁荣,推动旅游业发展。而且,我对蒸汽机车的行驶速度与停靠站点也做了初步规划,依据不同路段的人流量与功能需求,设定了不同的车速和停靠点。”
将作大匠仔细端详着草图,开口说道:“将军,您的规划甚是详尽,但铺设城内轨道着实是一项浩大工程。我们还需对城内的情况展开详细勘察,以确保施工安全无虞、顺利推进。”
刘正轩点头表示认同:“大匠所言甚是。这方面您经验丰富,需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勘察,但凡有任何问题,随时向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