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历史的魅力(1/2)

第221章历史的魅力

李丽质嘿嘿一笑:“我真是太聪明了。”

“看来鱼头汤管用了。”

李丽质撇嘴:“你现在每天都变着花样说我傻,不过你这也没说孙权的能力啊。”

“前面说了,东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士族妥协,这也造成了东吴实际上就是一群士族组成的结盟。”

“随着蜀汉和东吴关系恶劣,孙权也重视长江防线了。”

“孙权甚至亲自到了鄂州,并更名为武昌,并且在这里称帝。”(现在叫鄂州市,没想到吧,孙权不是在南京称帝的。)

“孙权在武昌待了八年,阻止了蜀汉的攻伐,并且拦住了曹魏。”

(孙权221年来的武昌,即今鄂州市,229年称帝,称帝的同年九月又迁都回建业。后面继续称武昌,大家知道这个武昌是今天的鄂州市就好。)

“孙权带着大批工匠来到的武昌,这个小城开始发展起来了,而且武昌矿石很多,尤其是铁和铜,武昌成了东吴冶炼中心。”

“还有就是东吴连通荆州和扬州最重要的中枢柴桑县。”(今天的九江市。)

李丽质在地图上找到了柴桑的位置:“找到了,彭蠡泽。”

(唐朝的文献中有关于彭蠡泽的记载,这也证实了彭蠡泽在唐朝时期的存在?。)

“没错,在彭蠡泽没有退化前,这里是连接的,长江从中间穿过,分南北两湖,南北两部都有山脉。”

“只有东西顺着长江才能沟通两州,因此柴桑如果丢了,荆州和扬州就没办法连接,东吴也被一分为二。”

李丽质这个小白也认识到了柴桑的重要性,可以说完全决定了东吴的生死。

“所以孙权重点防御武昌和柴桑呗。”

张彦点头:“没错,并让太子留在武昌,委任陆逊驻守在这里。”

一个太子,一个陆逊就说明了孙权对这个地区的重视程度。

“之后呢?”李丽质对兵事不感兴趣,也不算懂。

“可惜啊,陆逊孙权去世后,东吴内斗,最后稳定东吴的孙皓为了加强集权开始弱化地方。”

李丽质眉头一皱:“你也说过,东吴就是士族的联盟,孙皓就是针对他们,可是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怎么说呢,对也不对,这个没办法用对与错来评论,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合适。”

“孙皓把武昌到柴桑这道防线拆了,并且减少了驻军,这确实是败笔。”

“后面的杜预说了,如果孙皓迁都武昌坚壁清野,并且部署主力守护,那么伐吴会无功而返。”

“但是因为孙皓的操作,晋军很快攻下了荆襄,之后沿江直接拿下了建业,东吴灭亡。”

李丽质看向了交州:“张彦,那这里呢?”

“你说交州啊,这里是因为中原战乱,中原人逃到这里才开始让这个地区慢慢汉化的。”

“士燮在位时赢的了不少士人的效忠,士燮去世后,他的儿子试图自立,被东吴击败,从这里开始,交州才正式纳入东吴的统治。”

“为了防止这里再次反叛,孙权把交州一分为二,北部设立广州。”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广州这个名字是从孙权开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