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天命
朱棣注视着朱由检:“怎么?当太上皇还不够?想当先帝了?”
朱由检连忙赔笑:“太宗说笑了,孙儿和媺娖开玩笑呢。”
“哼,摆好自己的位置。”
在朱棣眼中,朱媺娖可比朱由检重要多了,朱媺娖能让张彦针对满清,朱由检会干什么?打麻将还是上吊?
吃饱饭后,朱棣依旧没打算回去,至少今天是不回去了:“张公子,你说王朝为什么有三百年的周期律呢?”
“我要是说天命,陛下信吗?”
朱棣摇头:“如果是其他人说的是天命,朕信,但是你说的,朕不信。”
“陛下,听我说完,后世有一位学者叫竺可祯的学士,提出了一套惊为天人的理论,仔细推敲一下,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怎么回事?”朱棣这段时间想了一下,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陛下说说你的猜想吧。”
“土地兼并,政治腐败,军队衰落。”朱棣又补充了一下。
“陛下忽略了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棣看向张彦:“朕忽略了什么?”
朱棣有感觉,他忽略的那一点非常重要。
“气候,这也是竺可桢学士提出的最重要的一点。”(直接说学士了,不然朱棣听不懂。)
“仔细说。”朱棣很想搞明白。
“陛下去过崇祯时空,有没有感觉那边更冷。”
朱棣点头:“对。”
张彦拿出了王朝年代表和气温表:“陛下,看看这个。”
张彦着重介绍了一下现代的温度单位。
“这?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蒙元南下,满清入关,这些时期的气温都很冷。”
朱棣铁青着一张脸,如果是他想的那样,他可以去大明后世拨乱反正,但是这个气候,就不是人可以对抗的了。
“没错,后世把这些时期称为小冰河期,平均气温比正常情况下要低一到两度。”
朱棣眉头一皱:“一到两度,这也不多啊。”
“不多?”张彦被朱棣的天真逗笑了:“陛下,明朝末年的情况你也听锦衣卫说了吧。”
朱棣点头:“长江都结冰了,粮食生产也受到了重创。”
“那个时候的气温降了两度。”
“再说一件事,上古时期,气温高了两度,河南成了亚热带地区,什么大象河马遍地都是。”
朱棣攥紧了拳头:“为什么?”
“三个字就可以解释,比热容。”
朱棣愣住了:“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个世界表面七成是海洋,如果从外太空看,这个世界是水球。”
朱棣似懂非懂的点头:“知道,你讲后世时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