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经济(1/2)

第233章经济

“那咱的宝钞是怎么?”

“陛下,你需要明白一件事,宝钞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一张纸。”

(明朝宝钞的材质是桑皮纸,一贯宝钞约三十六厘米,宽约二十二厘米,是中国票幅最大的纸币?,边框精美,装饰有龙纹花栏,横标“大明通行宝钞”字样,两端有火焰纹。宝钞内上框印有“壹贯”面额,中下部位有十串钱贯图案,左右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下框注文记载了流通规则和对伪造者的惩罚措施?,于洪武八年发行。)

“宝钞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宋朝的交子也好,后世的纸币也好,都是一个概念。”

张彦是后世人,自然知道纸币的意义。

“和金银铜这种金属不一样,宝钞的本质就是信用货币,由朝廷的信用背书。”

“可是咱的大明认啊,怎么就没信用了?”朱元璋一个经济盲流哪里会想的那么全面。

张彦呵呵一笑:“陛下,你知道后世是怎么评价宝钞的吗?”

“怎么评价?”朱元璋心里萌生出不好的感觉。

“大明宝钞,是明朝初年的封建统治者肆意搜刮民间财富的一种工具。”

“怎么会这样!咱的初衷不是这样的!”

朱元璋破防了,他引以为傲的宝钞在后世竟然有这么不堪的评价。

李丽质和赢阴嫚也凑了过来,又是一种新东西,而且后世也在用,这也就说明,这东西需要学习。

“陛下,那你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朝廷可以用宝钞换金银,但民间不能用宝钞和朝廷换金银?”

“大明穷,而且咱要保证宝钞的流通,如果能兑换,百姓就不用宝钞了。”(这里是作者编的,朱元璋真实的想法,咱也不知道,所以别较真。)

张彦被朱元璋的话逗笑了:“保证流通?陛下,我说了,宝钞就是纸,是财富的符号,而不是财富本身。”

“宝钞也是朝廷的信用,如果宝钞不能兑换金银,那普通百姓如何相信宝钞?”

“可是如果要放开兑换,宝钞还有活路吗?”

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陛下,你要清楚,宝钞虽然不是财富,但是宝钞非常适合财富的流通,宝钞的方便程度不是金银可以比的。”

“稳定宝钞的信用,让普通百姓信任宝钞,凭借宝钞的方便,自然会流通。”

张彦没给朱元璋说话的时间。

“下一个问题,陛下为什么要收取宝钞的工本费?”

“咱制作宝钞是需要花钱的。咱是经过计算的,可没多收钱。”

张彦摇了摇头,朱元璋竟然还算宝钞的成本,宝钞不死才是稀奇事。

“陛下,相对于金银,纸质的宝钞更容易损坏,普通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钱还没花出去,就损坏了,去兑换新钱还要额外付钱,傻子才会用宝钞呢。兑换新钱就应该免费。”

“可是,这样朝廷会损失很多钱的。”朱元璋又心疼钱了。

张彦扶额:“陛下,朝廷的信用最重要,舍大取小,是最愚蠢的决策。”

张彦依旧没停下:“陛下,你是不是认为只要朝廷没钱了,就可以制作宝钞?”

“难道不对吗?”朱元璋已经开始迷糊了。

“不对,还是那句话,宝钞是财富的符号,不是财富本身,宝钞一但太多,就会不值钱,永乐大帝的污点也是滥发宝钞。”

“啊?”钱一但多了,钱就不值钱了,这下不止是朱元璋,就算是李丽质都蒙了。

“张彦,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张彦随手兑换了一些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