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三章 空缺的吏部尚书(1/2)

看到徐光启的笑容,周正龙知道自己走不了了。虽然这位徐老先生说的这么光明磊落,可是做起事来可是滴水不露,绝对的老谋深算,不是,是老奸巨猾。

轻轻的将将木盒子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看到这件东西之后三个人都愣住了。那是一个黄色的卷轴,金黄色的丝绸在阳光下很是刺眼。可是更刺眼的却是卷轴上的那两个字,圣旨!

看到这件东西之后,徐光启的身体猛地颤抖了起来,赶忙跪在地上,大声道:“臣徐光启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的站了起来,当然还有跪在他身后的周正龙,此时周正龙的心终于放下了,那可是圣旨啊!这次回去那就是大功一件,没准还能再进一步成为锦衣卫的堂上官呢!

颤抖着双手将圣旨拿了出来,缓缓的打开,徐光启却将目光投向了站在身后的周正龙。严肃的道:“周千户,这圣旨是你带来的,况且你身为天子亲军,由你来宣读合情合理。”

听了徐光启的胡,周应龙顿时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微微沉吟了一下道:“徐老先生玩笑,陛下既然如此保密,可见圣旨中内容不能外传。还是老先生自己看吧!想来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略微沉吟了一下,徐光启也想通了这个关节,缓缓的点了点头,面容严肃的打开了卷轴,低头看了起来。

让徐光启失望的是这道圣旨上什么都没说,只说让自己接到圣旨之后跟随来人马上进京。

明史,崇祯本纪。

天启七年,七月,崇祯皇帝秘密宣召徐光启进京,此事极为机密,少有人知。徐光启进京之后,便下落不明,在一次出现已经是许久之后,对自己所做之事,徐光启不曾对人提起,后人猜测徐光启为大明研发武器。

徐光启准备进京的同时,崇祯皇帝却在发愁。在崇祯皇帝离开吏部衙门的第二天,果然就收到了吏部尚书周应秋的辞呈。

沉吟了很久,崇祯皇帝准备答应他,先把权力接过来,然后在算着,这也是前世崇祯皇帝采取的老办法。接下来就是任命新的吏部尚书,只是此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天的早朝,崇祯皇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承恩熟悉的喊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吏部尚书周周应秋昨日给朕递了辞呈,朕心中虽然不舍,可又怜惜他年老体衰,只能准了。可是吏部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不知道众位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刚一上朝,崇祯皇帝就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想看看我的这些大臣们会有什么样的说辞。

这也算是崇祯皇帝的一次试探,看看这些文臣之间的斗争到底是怎么样的。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下面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很多大臣顿时意识到了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人已经得到了风声,崇祯皇帝两天前去了吏部,这才过去两天吏部尚书就致仕了。

大臣们的想法不一,很多人都在想这是崇祯皇帝准备处置阉党了。现在魏忠贤被软禁,阉党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此时不收拾,更待何时?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可是对这些人来说,重要的是谁接任。

各个党派的大员们都将目光投向了各自的领袖,齐浙楚党此时自然是首辅大臣施鳯来。周应秋本就是出楚党的人,如果这次不能让楚党的人继任,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损失。

相对于阉党心中的忐忑,东林党的人则是暗暗兴奋,如果能拿下这次的吏部尚书,那么东林党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单单是能够更加方便的安排东林党的官员,就让这些大员们兴奋不已。他们此时的目光都落在了兵科都给事中刘大佑的身上,朝堂上东林党人不多了,把持的官位也很少,现在韩旷就隐隐的成了朝堂上东陵党的领袖。

看着下面的大臣互相交换眼色,崇祯皇帝的心里就是一阵哀叹,这些人第一件事想到的不是举贤,而是为自己的党派争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可以说是大明朝的悲哀,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华夏民族的悲哀,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