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共潮生。”
“哇……”
胡善祥无奈的对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端端说道:“玉米还小,你且等他三四岁时再教吧。”
端端看着在胡善祥怀里嚎哭的玉米,像个小大人般的叹息道:“母后,弟弟爱哭,不好。”
胡善祥噗嗤一下就笑了,她一边哄着玉米,一边说道:“你当年也爱哭,哭起来一宫的人都没法睡了。”
哄了半晌,玉米打个哈欠,然后沉沉睡去。
胡善祥小心翼翼的把孩子交给奶娘,然后问怡安:“济南那边如何?”
朱瞻基最近经常来这里看孩子,时不时有人来禀告事情,胡善祥多多少少听到了些济南的事。
怡安一直和太后那边有联系,所以消息灵通。
“娘娘,兴和伯……”
胡善祥看到她面带难色,不时瞅一眼端端,就说道:“端端先去你皇祖母那里。”
端端乖巧的应了,然后被人带着过去。
“说吧。”
胡善祥走到殿外,怡安跟在后面,低声道:“兴和伯在济南大开杀戒,那些士绅逼迫,兴和伯动用了军队,据说差点就火拼起来了,老天爷,几道:“小月儿如何了?”
孙氏起身,扶着朱瞻基笑道:“月儿好些了,御医都说这孩子的身体底子好。”
她以前给朱瞻基说过,这一胎的孩子身体肯定健壮……
王振趁着机会,悄然找上了朱瞻基身边的一个太监。
“听说济南杀人了?”
王振有些紧张的模样让那太监不屑的挑眉道:“兴和伯出去哪有不杀人的。”
王振叹息道:“公主小,娘娘就想着少些杀孽,给孩子积些福报……”
皇帝身边的太监自然是自视甚高,他不屑的道:“旨意都下了,以后会杀的更多,这是国家大事,皇后娘娘那边都没忌讳,就你们这里事多。”
从玉米出生之后,宫中原先吹捧孙氏的人少了许多,不然这个太监也不敢说出这番话来。
王振惶恐的拱拱手谢罪。
朱瞻基走后,这番话就传到了孙氏的耳中。
“杀戮啊……”
孙氏面带忧色,叹息道:“那些可都是读书种子!”
王振低声道:“谁说不是呢!而且那些人不少啊!满朝文官,谁不是从读书人转过来的。”
孙氏端坐着,目光幽幽,良久说道:“月儿大些后,记得要勤学……”
王振欢喜的道:“睿智不过娘娘……”
秋风吹动了窗棂,后面传来了孩子的啼哭,孙氏起身,腰板挺直的说道:“要静,谨!”
“是,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