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t>
朱柏缓缓点头。朱久炎的分析得很有逻辑,也很实在。如果自己登基为帝,那云滇的沐晟、甘丨肃的宋晟、两淮的梅殷、齐鲁的铁铉就会左右为难,不说全部放弃抵抗,起码有很大的几率,能让其中的一两个人犹豫不决,甚至可能还会有人表示效忠。
而要是朱允炆正跑到了两淮,一梅殷的为人,肯定是会铁了心的继续保朱允炆。
如今京城已占,紫禁城以及整个朝廷都在手中,湘王府的影响力已经能够辐射到整个南方,朱柏不想在如此好的形势下再起祸端;也不希望眼看着稳定下来的地方,再起内战。
毕竟,这锦绣江山浇筑了他的父亲、太祖皇帝一生的心血!
想到这里,朱柏倒也洒脱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来名声和帝位只能选一样,一惯信奉顺其自然的他,才不管后世史家的笔怎么写自己。
只要坐上了帝位,名声让后人去说吧。只要自己在位期间,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后人评价自己的时候,总比朱允炆好吧?
以前杀兄逼父的李世民都能靠着“贞观之治”,成功洗刷掉“玄武门之变”的恶名,咱朱柏难道不行吗!?
“就按照你说的办了!”朱柏果断地下达了改变天下命运的决定。
“儿臣这让人通知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去乾清宫‘眼见为实’!”朱久炎行动起来也是非常的迅速。
“还有一件事情,要发出《奸臣榜》,告知天下,如此也好让东厂的人穷追不舍、全力追拿朱允炆!把朱允炆已死的,人证、物证也要写进去。”
“父王想的周全。”朱久炎马上开始选定《奸臣榜》的上榜人选。
黄子澄虽然已死,但也不能算了,还是要排在首位;方孝孺也是肯定要在的,后面的人选东厂也早有汇总。
朱久炎思考一番之后,开始遴选名单。为形势所迫的就算了,他选的都是死命支持黄子澄与方孝孺的大臣,以及他们麾下的党羽:有侍郎黄冠、大理寺卿胡闰、安陆侯吴杰、寺丞邹瑾,侍郎郭任、卢迥……还有新任的吏部尚书张紞、工部尚书郑赐、刑部尚书侯泰、御史曾凤韶、王度、谢升、前御史尹昌隆、修撰王叔英……
最后在加上一个卓敬,正好此人在甘丨肃,等父王登基之后,将这《奸臣榜》发给宋晟,如此也正好看看宋晟是怎么选的,一举两得。
朱久炎仔细斟酌后,交给朱柏复核:“父王,儿臣已经拟好了,请您过目。”
“嗯。”朱柏接过反复观看起来。
朱久炎拟的这封名单,范围虽广,却是有的放矢。这名单上的人,都是深受朱允炆重用的,也是建文新政的强力支持者,同时也是新政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一手策划、推行的削藩与改制,还有些利欲熏心的人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出了很多对诸藩、尤其是湘王府的不利言论。
这些人比方孝孺、卓敬更为可恶。他们跟陈迪是同一类人,很多言论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杜撰、污蔑,但因为在建文朝廷言论正确,反而越升越高,实在是恶心、讽刺的很。
“最后再加一句,‘凡缉捕缚送之人,皆得悬赏’。名单中的人还是要先派人挨个询问一下,留下愿意降附的可用之才,这样对国家也有好处。”
朱柏合起草稿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若论其本心,他对这帮乌七八糟的人,也着实厌恶,其中的一些天天诋毁自己的低劣小人,更是应该千刀万剐。但《奸臣榜》一发出去,这些人就死定了,这样会不会让让朝廷元气大伤?
毕竟,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少不了臣子的辅助。所谓水至清无鱼。
以前他是亲王,只管逍遥自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可现在他已打算登基称皇,脑中自然也将治理国家摆在了第一位。
“那些不肯归附的呢?”朱久炎低声道。
“那些不做出表态的,留着也是祸害!天已经变了!现在的大明,已经不再是朱允炆的大明!他们反对咱,那就是反对朝廷!于公于私,都不能让这些人活着!至于屠戮朝臣的名声,你不用有顾忌,咱连篡位弑君的污名都不怕,还在乎这点名?手段强硬一些,也有好处,让天下人明白:顺者昌、逆者亡!”
已有思路的朱柏作起决定来那叫一个快、“郑赐、王钝、黄福、尹昌隆四人在咱带兵来紫禁城的时候,已经在路上对咱跪拜施礼了,他们的名字便剔除了!其余人等,只要不愿归附,一律就地格杀!”
朱久炎听罢,衷心的称赞道:“父王英明!那儿臣就去办了?”
“还有一点……”朱柏忽然用阴冷的声音补充道:“凡不降之人,除了格杀本人之外,其亲族也要一律严惩!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胆敢违逆天命者,是什么样的下场!”
朱久炎明白朱柏这是要杀鸡儆猴,让那些尚在首鼠两端中的官员们看清形势,赶紧归附。
有些个血雨腥风是必须要有的,这才有利于权力的接替。当那些不肯归附的朝臣,知道他们的亲族也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时,想来其中的很多人,会选择不干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