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拍马赶到的沈正武先是左脚扣过猛扑而来的马季奇,稍作调整之后随即抡起右脚,在距离球门25米左右的位置完成一记内脚背兜射。
可惜,沈正武这脚兜射的角度虽然颇为刁钻,但是由于球速并不是很快的关系,在即将越过门线的一刹那,还是被反应迅捷的门将杨志单掌托出了底线。
…………
杨志的神扑虽然帮助帝都国安队躲过了一劫,但是曲立恒、李琦和沈正武三人的顺畅连线,却让李章洙脸上的表情愈发凝重起来。
凭借近十年的华夏足坛(2004至2006年回到韩国)的执教经历,使得李章洙对于华夏足球的了解,甚至要比很多本土教练更加深厚。
由于大多数华夏基层教练更愿意“继承先辈”训练模式,而鲜见愿意主动学习欧美足球的先进青训培养机制和训练方法的关系,导致很多青训梯队的训练方式球员踢球风格的培养,仍在沿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西。
如此一来,便导致大多数同位置的华夏球员,在踢球风格方面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
例如,很多华夏的后腰球员,除了前场定位球的时候会杀到对方禁区地带参与进攻之外,其他时候很少会主动的参与到球队的进攻,而是老老实实的留守在后场负责禁区前沿的扫荡工作。
很多体力充沛的边后卫球员虽然能够积极的压上助攻,但是更多时候还是接应边锋或是中场球员的分球,然后直接将球传向门前包抄的队友。
正因为大多数华夏球员的“同质化”表现,导致帝都国安球员才下意识的扎紧门前的篱笆,而忽视了禁区前沿的防守。
在他们眼中,年纪轻轻的李琦在防守端的表现虽然十分凶悍,但是由于资历和经验尚浅的关系,在进攻端理应是力求稳妥才对。
对于一名边后卫来说,在底线处向门前传中无疑是既稳妥又简单的选择。毕竟,一旦被对手直接完成抢断或是传球中途被截的话,便很容易被对手利用身后的空当发动快速反击。
然而,初出茅庐的李琦不但凭借娴熟的脚下技术,摆脱了“新晋国脚”张鑫鑫的盯防,而后又出人意料的为后排插上的中场球员送出了精妙的倒三角传球,着实让“见多识广”的李章洙吃惊不已。
尽管只是看了李琦十多分钟的比赛,李章洙便认定李琦的个人能力绝不在己队的张鑫鑫之下。而且,在绝对速度和身体灵活性方面,张鑫鑫甚至处于明显的下风。
当然,最令李章洙感到吃惊的,还是李琦远超实际年龄的成熟表现。
在防守端,面对绝对速度略胜一筹的严向闯,年纪轻轻的李琦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慌乱,当对手利用连续的快速变向试图摆脱防守的时候,还能利用准确的卡位和凶狠、果断的下脚,成功的阻止对手的突破。
即便对手凭借速度优势拉开距离试图强行传中的时候,李琦也能通过凶悍的身体接触,极大的干扰对手的传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