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携儒瞻校规模壮,引众试枪燧火扬
刘家宅院里,暖阳倾洒,石桌上摆满了周传香精心烹制的佳肴。周传香在刘正轩的指导下,厨艺愈发精湛,今日这一桌菜,色香俱佳,引得几位夫子赞不绝口。
“周娘子,这道糖醋排骨酸甜适口,肉质鲜嫩,是如何做到的?”张子谦夹起一块排骨,细细品味后问道。周传香微笑着回答:“夫子,这是二少爷教我用新制的糖醋汁腌制后小火慢炖,方能如此入味。”
刘正轩的爷爷刘方亮拿出一坛酒,自豪地说:“诸位夫子,今日尝尝我家正轩自己酒厂蒸馏出来的酒。这酒采用独特的蒸馏工艺,精选上等粮食,经过层层把关酿造而成。”说罢,给每位夫子斟上一杯。
夫子们端起酒杯,只见酒液清澈透明,轻轻嗅之,香气馥郁醇厚。柳靖安轻抿一口,顿觉酒液滑过喉咙,热辣中带着甘甜,回味悠长。“好酒啊!这酒的劲道和香气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刘公子真是多才多艺!”柳靖安不禁赞叹道。其他夫子也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庭院中酒香四溢,气氛热烈。
午后,刘正轩和李舜华引领夫子们前往清河学院。学府围墙高耸,足有五米,宛如一座知识的堡垒,坚实而威严。大门之上,“清河学院”四个大字笔锋刚劲锐利,采用瘦金体书写,这正是刘正轩的墨宝。其字体灵动飘逸,线条纤细却不失力量,引得夫子们驻足欣赏。
“刘公子,这就是你创作的瘦金体吗?写得真是出神入化!”张子谦抚摸着胡须,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刘正轩谦逊地拱手道:“夫子过奖了,刘某不过是对书法略有兴趣,平日里勤加练习,又有幸观摩了一些前人的佳作,揣摩其中精髓,才略有小成,还望夫子们日后多多赐教。”
踏入校门,一座巨大的木制地球仪映入眼帘。这是刘正轩耗费巨资,请木匠刘为顺精心打造的。地球仪按照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分布制作,海洋以蓝色呈现,深邃而广阔;山脉用棕色表示,高耸而巍峨,与世人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截然不同。
“这地球竟是球体?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赵夫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与疑惑。刘正轩微笑着走上前,耐心地讲解道:“夫子,您看,在我们的认知之外,还有广袤的世界。如今西方有强大的罗马帝国,其疆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文化繁荣昌盛,建筑雄伟壮观;还有那神秘的波斯萨珊王朝,在天文历法方面造诣颇高,其商业贸易之路更是连接着东西方……这地球仪便是这多彩世界的一个小小缩影。”夫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地球仪后方,是一座圆形的大喷水池,池中央盘坐着的孔子手持竹筒倒水的造型栩栩如生。孔子和竹筒悬空而立,竹筒里的水流源源不断地倾泻而下,仿佛象征着知识的清泉永不停息地润泽着学子们的心田。
教学大楼一侧的墙体上,一幅巨大的东晋大兴时期的地图详尽地展示着晋朝的疆土以及周边国家的形势。这是刘正轩重金请画师赵丹青精心制作而成,他还嘱托赵丹青,把完工后的学院大楼、藏书万卷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食堂,都一一细致刻画在特制的木模之上。后续只需经过印刷工序,便能装订成册,成为招揽四方学子的绝佳宣传资料。刘正轩指着地图介绍道:“夫子们,这地图绘制过程颇为艰辛,参考了诸多古籍方志,力求精准呈现当下的地理格局,让学子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晋朝的情况与天下大势。”
学府的教学规划采用四年教学制,旨在让学子们达到前世初中文化水平。四层教学楼布局合理,每层教室数量充足,并且充分考虑到男女学童的差异,准备了专门的女生教室,如果女生数量较多,将会实行男女分开教学,以遵循当时的礼教规范。厕所外还设有几间实验室,里面摆放着一些简单却实用的器具,为学子们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的空间。而那旋转式的水泥楼梯,更是新奇独特,引得众人纷纷驻足称奇。
夫子们的住所独门独院,环境清幽,布置得宁静而舒适,为夫子们的教学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宿舍楼共有四层,一层的食堂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洗澡间设施齐全,干净整洁。二层和三层是男生宿舍,井然有序;四层暂时作为女生宿舍,男女楼梯分开设置,充分保障了女学生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