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携儒瞻校规模壮,引众试枪燧火扬(2/2)

图书馆内的书籍皆由刘正轩自家的造纸厂和印刷车间精心制作而成。这些书籍不仅涵盖了经史子集等传统经典,还经过严格的校订编撰,收录了许多前世后世珍贵的孤本,包括一些国外有重要参考教学意义的书籍,可谓包罗万象的世界图书馆。

二层是夫子们办公的地方以及学府教管处,三层和四层则规划为高级研究地点,未来将广泛涉猎地理、物理、化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为学术研究和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教学楼的后面,还建有四百米的跑道和宽阔的球场,球场周围设有简易的看台。这片场地虽然不算十分豪华,但足以举办蹴鞠等各类赛事,让学子们在学习之余,能够强身健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这乱世之中,清河学院宛如一盏明灯,承载着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刘正轩与夫子们满怀憧憬,期盼在此培育出济世之才,为东晋的未来添一抹亮色。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从这学府走出的学子将改变这个时代的轨迹,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带着众人参观完学校,刘正轩深知夫子们一路奔波,疲惫不堪。于是,他温和说道:“夫子们,一路辛苦,大家先回住处好好歇息,养精蓄锐,之后的教学培训,晚点再议。”言罢,他转身看向身旁的李舜华、来福以及李在林,眼神中满是信任,轻声道:“走,随我去镖师营地瞧瞧。”四人并肩朝着营地走去。

此时的镖师营地,早已是一片忙碌且有序之景。凌峰,这位刘正轩极为得力的助手之一,已然将营地中的镖师们全部召集整齐,静静地等候着刘正轩的到来。当刘正轩踏入营地的那一刻,数百双目光瞬间聚焦于他,那目光中饱含着敬重与期待。

刘正轩环顾四周,高声喊道:“大家辛苦了!”众人齐声回应,声如洪钟:“侯爷,不辛苦!”那声音在营地中久久回荡,仿佛是对过往艰辛的豪迈告别,也是对未来征程的坚定宣誓。

刘正轩向前几步,站在众人面前,开始讲话。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能够穿透人心的力量:“诸位,我们如今能有这般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兄弟的奋勇拼搏与默默付出。此次战役,我们带回了几百名退伍兵卒,加上留在洛阳的镖师们,五个连的编制已满,还扩编了两个连归入新营,再加上侦察连和女镖师队伍,如今我们的总人数已近千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从此刻起,我们要更为注重提升自身能力。营长及以上级别必须识字,一个多月后村里的学校就会开课,有意升任营长的,都要去学校学习识字,届时会有专门的夫子授课。学校还设有军事科目,由我和那些身经百战战的退伍兵卒为大家代课。”语毕,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去。

刘正轩又踱步来到夏逸尘、张弘毅、钱宇光、徐浩然、郭俊辉等武林前辈面前,拱手行礼,微笑着说道:“各位前辈,我在洛阳的时日里,多亏有你们照管村里的安全,正轩在此谢过了。”

几位前辈连忙回礼,口中连称“不敢当”,一时间,营地中满是欢声笑语。

告别了武林前辈们,刘正轩带着李舜华、来福和李在林,朝着后山走去。还未走近,便听到后山传来阵阵枪声。刘正轩加快脚步,只见杨云清道长和徒弟吴海阳正在专注地进行燧发枪射击测试。

“道长,”刘正轩喊道,“这燧发枪弹药的状况如何?射程怎样了?”

杨云清道长放下手中的枪,迎上来答道:“侯爷,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测试,弹药已然成熟稳定。有效射程可达120步,最大射程300步。我和海阳带人已经生产了少量的弹药,正等着您来验收呢。”

@书本网 . www.bookbenz.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书本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